配资实盘证券配资门户
叶梦缡(左一)和卞嘉祥(右一)参加“创新之星”颁奖典礼。
近日,从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上传来喜讯,深圳市致理中学的卞嘉祥、叶梦缡两位同学凭借卓越的表现,勇夺B类智能机器人项目全国最高荣誉——“创新之星”,并获得强基计划资格。这一荣誉,全国仅有6人获得,而卞嘉祥、叶梦缡此次获奖更是开创了深圳市高中生在此奖项上的先河,不仅彰显了深圳高中教育特色化成果,也为学校及深圳赢得了无上荣光。
可编程控制的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比赛项目,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的B类比赛项目。在比赛中,学生需依据公布的任务与现场发布的任务,运用视觉识别、物理量感知、位置定位等各类传感器,自行设计制作或改装机器人,使其具备标签识别以及对任务“物品”的转运、码垛和分拣等能力,还得根据任务要求编写、调试程序,不断完善机器人,以高效完成不同时段项目任务。
卞嘉祥与叶梦缡同学经过区、市、省三级赛事的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作为广东代表队B类智能机器人高中组唯一晋级队伍,登上全国比赛舞台。在长达一年的准备过程中,他们在程序编写、硬件搭建、展示答辩等多个方面实现了能力的大幅提升。面对现场即时公布的任务指令和各种突发状况,他们始终保持冷静,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逐一攻克难题。
叶梦缡回忆比赛时说道:“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展示环节中失误和问题频发,但每次遇到挫折,我们都会立即一起复盘,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哪怕展示结束,也依旧坚持优化代码、调整方案,直到完全达到任务要求。在讨论时,我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术能力,还改变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赛第二天测试时,机器人突发故障,动作出错、路径紊乱,正是过往积累的经验,让我能迅速冷静下来,全面排查问题,最终化解危机。”
卞嘉祥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这次比赛任务的灵活性和挑战性,让我们学会跳出思维定式,懂得取舍,在有限时间内聚焦核心目标,实现任务完成度最大化。我在实践中提升了编程熟练度,培养了钻研精神和面对难题的勇气,思维模式也有了全新转变。在机器人技术上,我从一知半解到如今能熟练设计编程与调试;综合素养方面,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学会更系统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收获将激励我在未来的科技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颁奖典礼现场,卞嘉祥、叶梦缡同学作为广东代表队上台领奖,教育部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此次获奖不仅是对两位同学个人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深圳高中教育在特色化发展、培养科创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见证,标志着深圳学子在科创征程上树立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张瑜通讯员林武忠文/图配资实盘证券配资门户
优先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