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充电是老大难,拉‘飞线’也是没办法。现在好了,城管帮我们联系装了充电桩,安全又方便!”在真如镇街道真光新村第七小区(以下简称“真光七小区”)新装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旁最新配资门户,居民李亮啧啧称赞。
一个月前,面对真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反复讲解“飞线”充电的隐患,不少邻居心中仍存抵触。然而,随着气温持续攀升,电瓶车“飞线”充电、楼道违规停放带来的火灾风险陡增,严重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执法队迅速行动,联合街道平安办、管理办、派出所、消防支队和居民区、物业等多方力量,打响夏季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保卫战”。既要铁腕“堵”住风险,更需用心“疏”解民忧,这样的“疏堵结合”为居民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根治“飞线”顽疾,需从源头解决充电难题。执法队依托社区工作室,深入小区倾听民声。在发现真光七小区充电桩严重不足后,主动牵头协调居委、物业及第三方服务商,快速勘查选址、科学规划布局。短短两周,一批崭新充电桩便在小区“落地生根”。如今,居民李亮不仅转变了观念,更主动当起楼道安全宣传员,看到电瓶车违规入楼便及时劝阻。
同时,队员们顶烈日、冒酷暑,与居委会组成宣教小分队,挨家挨户讲解风险法规,引导使用集中充电设施;针对沿街商铺违规充电高峰时段,则加大巡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对屡劝不改者依法查处,以“刚性”执法与“柔性”劝导相结合,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用汗水助力社区安全面貌的提升。截至目前,新增的60个充电端口已安装到位;开展普法宣传314次,居民态度也转变为理解并主动配合;整改334处安全隐患,“飞线”充电大幅减少,楼道违规停放得到有效遏制。未来,真如镇街道将继续立足民生关切,以持续行动守护社区安宁,让安全成为家门口最踏实的底色。
普法提示《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
禁止在以下区域停放、放置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
(一)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
(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
(三)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
(四)居住建筑的室内区域最新配资门户,但按照有关标准设置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除外。
优先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